修改時間:2016-05-30 09:44:34 瀏覽次數:4767次
導語:電影和娛樂行業的高關注度和話題性,帶來的對于普通大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吸引力,才是這些巨頭不惜代價投入這些在線購票平臺,同時紛紛成立電影公司,進入到產業鏈更多環節的原因。
該來的還是來了。
在上周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光線傳媒及光線控股獲得貓眼57.4%的股權,在雙方協商后,最終以對貓眼83.33億估值達成交易。
而就在去年底,微影時代與格瓦拉聯手,今年4月,微影時代正式宣布完成C+輪融資,公司估值20億美元。短短一月之后,淘寶電影(更名為淘票票)宣布獲17億元A輪融資,估值達到137億元。加上此次獲得光線支持的貓眼電影,在線票務的三國時代就此開啟。
這只是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這一連串的投資和控股對于產業和我們生活會帶來更為直接的影響。它會決定我們去哪里買電影票,也能夠影響我們能在電影院看到哪些電影,甚至還能決定我們會在淘寶買什么電影衍生品,下個周末看什么電視劇和綜藝。
這是一個遠比你想象的大得多的生意。
在線購票三分天下:微影、貓眼、淘票票
你或許會疑問:不就是賣電影票嗎?有那么高的估值嗎?值得爭個頭破血流嗎?
答案是肯定的。
統計顯示,2013年在線選座的售票量還只占總體的8%,2014年已接近30%,近3億人次通過在線售票平臺觀影消費。而就在2015年3月,在線售票的交易額超過了線下銷售。
“線上買票+選座+線下兌票”,看似簡單的幾個步驟背后包藏的正是電影在線購票選座的盛大開局和互聯網催化中國電影市場的野心。
聯合發行模式打破傳統電影分賬生態,在線購票選座系統無論從內容制作上還是影片營銷上都能提供大數據支持。另外,在線購票應用還能幫助影片打開周邊售賣的市場。在電影工業非常成熟的美國,電影票房的收入僅占三成左右,其余70%的收益則來源于周邊等電影衍生產業。
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整體票房超過400億,其中在線票務平臺占到70%。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在線票務都是一塊肥肉。
微影時代借助微信錢包電影票、QQ錢包電影演出票等娛樂票務入口迅速獲得了大批用戶。目前,微影時代旗下擁有雙平臺微票兒與格瓦拉。而迄今為止,微影時代已經完成了四輪融資,擁有眾多重量級股東,如騰訊、萬達、華人控股、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文資華夏等。
據微影時代稱,其擁有超過4000萬的購票消費用戶,單日出票量峰值3,500,000張,每三張電影票就有一張出自微影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線票務只是微影時代的眾業務之一,微影時代旗下微影資本目前資本總額近60億,投資電影、演出、體育三大領域,已投資了近40家公司,投資公司總市值超300億人民幣,業務矩陣已見雛形。
在內容制作領域,微影資本參與投資了開心麻花、君舍文化、十三月影視、大神圈、留白影視、萊可傳媒、暖流等十余家公司;在發行營銷領域,投資了微搖、靈思傳奇、貝客文化等公司,將移動大數據營銷與娛樂產業連接,用互聯網+的手段幫助行業提升營銷與發行效率;在娛樂消費場景領域,投資了比高、中環、橙天嘉禾等院線管理公司,及華強文化、原力動畫、萌愛動漫等動漫產業相關公司。
相比之下,淘寶電影的布局更有“阿里”的身影。淘寶電影屬于阿里影業旗下。阿里影業方面稱,未來,淘寶電影將和新浪、支付寶、天貓、淘寶、蝦米音樂、去哪兒等阿里系平臺打通。
截至2016年5月,淘寶電影月活達2500萬,留存率從15%提升到40%。目前淘寶電影在全國接入影院超5000家,覆蓋95影院。
而貓眼通過此次交易,其用戶資源及數據分析能力將對光線傳媒的電影投資、制作及發行形成正向信息反饋。貓眼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貓眼全國覆蓋影院數量超過5200家,購票用戶超過1.2億,2015年實現GMV156億元;平臺合作的影片數量超過160部。
在線票務的三國時代正式形成。
在線票務爭奪的下一戰:決定你在電影院看什么電影
這三家票務巨頭不僅業務模式和估值相近,而且不約而同地把“電影發行”作為了下一塊要爭奪的高地。
這一塊市場的價值巨大。2015年內地電影票房為440億,今年有可能達到550——600億元。通常一部電影會給發行方8%—12%的票房收入分成作為傭金。按照600億計算的話,就是一個48—72億的市場。
而這還僅僅是第一步。發行方還可以直接向電影投資,分享電影的票房收益。這個時候它同時成為了電影的投資方。
對于大的電影項目來說,制片方衡量拿誰的投資時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投資方可以在“錢”之外,給電影帶來什么樣的資源。而這些在線票務平臺代表的渠道到流量,以及直接對接消費者,實現從宣發到銷售的能力,會讓他們的爭奪大電影項目時有更多優勢。
這幾家平臺都在努力向片方傳達自己在發行方面的優勢。阿里影業 CEO 張強將淘票票定位于泛娛樂產業營銷平臺,“營銷”劍指線上線下的宣傳發行;貓眼稱其深度參與了《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魚》等30多部影片的發行;微影則是占據了“宣發”最好的移動社交屬性。
電影發行的最終目的是決定一部影片能否被放進電影院的排片表中,以及在排片表中能占據多少場次。而這件事情的決定權在過去幾年已經發生了轉移。
在過去,因為全國市場的分散,沒有統一的數據和有控制力的院線。決定幾千家電影院排片的,是各地的影院經理們。因此以往發和公司要盯緊的就是這一批人,以光線為代表的公司在全國各個重要的票房城市派駐了幾百名發行人員,這些發行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想盡力法與影院經理處理好關系,從而能夠為自己發行的影片爭取到一個好的位置。
一名從事了多年電影發行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騰訊科技,發行不可能把一部只有5%排片的電影變成20%幾的排片,但可以把一部25%的排片的變成28%,30%,而其中百分之幾的變化,體現在最終的票房統計上,可能會變成一個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巨大數字。
在線購票在過去幾年的異軍突起,以及像萬達這樣總部具有強控制力的院線的成功,對于傳統發行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電影宣傳和發行越來越講求數據——而這正是互聯網強于傳統發行之處,一切都是可追蹤的。
有多少人想看你的電影,你的預告片在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播放了多少次,主演的微博被轉發了多少次,你提前預售出去了多少票房,甚至你的導演與演員此前的電影票房如何等等,這些數據匯聚在一起,組成了一股巨大的信息流,一點點沖毀了原本依賴于直覺經驗以及私人關系的排片決策體系。
到了今天,甚至可以說,沒有一部大片可以對這些平臺視而不見。與這些在線售務平臺的深度綁定已經從一件時髦事變成了一個重要的發行戰略。
在線票務網站、傳統發行公司、電影院線,這三股決定你在電影院里看什么電影的勢力,像藤蔓一般越來越緊密地纏繞在一起。
所以你會看到光線這樣的傳統發行公司控股了貓眼,看到阿里巴巴入股了大地院線,看到萬達努力地把自己的售票搬到線上,都想控制對方,但又離不開對方。
但短期內,電影售票的互聯網化趨勢依然不會改變。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現在每天通過在線方式售出的電影票已經達到了全天出售票的70%以上,這也是為什么這些不賺錢的票務網站,每一個都成了獨角獸。
票務獨角獸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流量和支付戰爭
淘票票、微影、貓眼,三家公司的估值加在一起,達到了340億元,而中國電影去年一年的票房才只有440億。
“泡沫”,這是所有業內人士在談論起這些在線票務平臺估值最常用的一個詞。沒錯,如果僅僅從平臺本身的價值來看,即便是算上未來有可能在投資和宣發上的延伸,這也大大超出了其公司本身的合理估值。
但如果你站在這三家票務平臺背后最大的兩大金主: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或許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試想一下,如果是在幾年前,你會在淘寶購物以外的其它時候使用支付寶嗎?你知道什么是微信支付嗎?進一步的問題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在短短幾年時間里產生了對于這些在線支付手段的依賴?
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速的提升和流量資費的下降只是那個扮演配角的環境因素,真正促使我們丟掉錢包的,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們花費巨資投資或者收購,解決人們最普遍的吃穿住行需求的生活場景應用。
發生的出行和外賣領域的變化,恐怕是大家最容易感知的。滴滴和優步,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當我們通過這些APP叫車或者訂餐時,也是我們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時候。
現在你或許有些明白了,那些我們隔三岔五都會打開,每周末之前都會提前先座訂票的三線購票應用,對于這些互聯網巨頭來說意味著什么了。和打車、叫外賣一樣,看電影作為一個高頻消費,是培養人們使用移動支付工具最為合適的應用場景。
而且,它還是一個處于快速成長通道中的消費。隨著電影票房的越來越高,這些在線購票軟件會承擔起越來越多流量入口的角色。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流量就意味著商業價值,意味著可以進行變現。
比如說,通過淘票票打通與阿里一直想做的衍生品生意,或者是給天貓上的賣家打廣告;通過微信電影票宣傳騰訊新推出或者代理的游戲,或者給即將播出的電視劇或者綜藝節目做推廣。
對于騰訊和阿里巴巴來說,電影票房根本不是他們關心的事。電影和娛樂行業的高關注度和話題性,帶來的對于普通大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吸引力,才是這些巨頭不惜代價投入這些在線購票平臺,同時紛紛成立電影公司,進入到產業鏈更多環節的原因。
抓注年輕人的注意力,這才是更大的生意。(來源:騰訊科技)